鼠單抗SingleB?快速發現服務
從免疫到100株單抗 29天
離子交換色譜是蛋白純化技術中常用的一種純化方法,其原理是指被分離物質所帶的電荷可與離子交換劑所帶的相反電荷結合,這種帶電分子與固定相之間的結合作用是可逆的,在改變pH或者用逐漸增加離子強度的緩沖液洗脫時,離子交換劑上結合的物質可與洗脫液中的離子發生交換而被洗脫到溶液中。由于不同物質的電荷不同,其與離子交換劑的結合能力也不同,所以被洗脫到溶液中的順序也不同,從而被分離出來。
離子交換劑是由不溶于水的網狀結構高分子聚合物骨架構成,骨架上有許多共價結合的帶電基團,如果側鏈是帶正電基團,就可與帶負離子相結合,稱為陰離子交換劑,吸附帶負電蛋白質。如果側鏈是帶負電的基團,則稱為陽離子交換劑。強離子交換樹脂在寬pH范圍內保持離子化,而弱離子交換樹脂只在窄pH值內離子化。
類型 | 名稱 | 英文符號 |
---|---|---|
陰離子交換劑 | 二乙基氨乙基 季氨基乙基 季氨基 三乙基氨乙基 氨乙基 | DEAE QAE Q TEAE AE |
陽離子交換劑 | 羧甲基 磺丙基 磺甲基 磷酸基 | CM SP S P |
絕大多數重組蛋白純化都要用到離子交換。離子交換色譜的基礎是高分辨率,可以直接放大規模應用在工業上,柱再生容易,還可以使蛋白濃縮。大多數蛋白質的靜電荷是負值,因此陰離子交換色譜的應用最為廣泛。
離子交換介質首先要考慮目的分子的大小,因為目的分子會影響其接近介質上的帶電功能集團,因此也會影響介質對目的分子的動力載量,從而影響其分離。
對于大多數純化步驟來說,建議從開始的階段使用強離子交換柱,可在摸索方法的過程中有一個寬的pH范圍。對于已知等電點的蛋白質,可根據其等電點來選擇。而未知等電點的蛋白質,在實際操作中常采用這樣的方法,先選擇一個陰離子交換劑,再選擇一個中性的pH緩沖液,將蛋白質樣品透析至pH7.0,然后過陰離子交換柱。根據過柱后的結果確定下一個使用的緩沖液pH。
離子交換色譜的流動相必需是有一定離子強度的并對pH有一定緩沖能力的溶液。為了避免目的蛋白失活,使用緩沖液可穩定流動相的pH,使之在色譜過程中不發生明顯變化,同時可穩定目的分子上的電荷量,保證色譜結果的重要性。
選擇緩沖液一般按照以下原則:陽離子交換劑應選用陰離子緩沖液,可用檸檬酸鹽、磷酸鹽、醋酸鹽、甘氨酸鹽等;陰離子交換劑應選用陽離子緩沖液,可用烷基胺、Tris、氨基乙醇胺、乙二胺、咪唑等;起始緩沖液的濃度應盡可能低(<100mmol/L)這樣可以使色譜柱上更多的吸附分離物質;緩沖液應不含會影響被分離物質活性和溶解度成分,洗脫時盡量不采用pH梯度洗脫。
離子交換色譜通常選用粗短柱,即高徑比小的色譜柱。典型的離子交換柱高度在5~20cm,高徑比一般小于5。如果需要增加離子交換劑的體積,只能從增加柱的直徑而不能增加其高度。如果是連續梯度洗脫,可以適當增加柱的長度。
離子交換是蛋白純化中的重要手段,即可以用于捕獲階段,也可以用于精純階段。
20mmol/L磷酸鹽緩沖液,pH6.5,用10柱體積平衡緩沖液平衡柱子,直至pH及電導率監控顯示與平衡緩沖液的pH及電導一致。
加樣
根據柱體積及裝柱的最大流速確定上樣流速,上樣流速不超過裝柱最大流速的75%,同時,上樣流速也要盡可能低,保證樣品和介質充分發生作用。
洗脫
上樣結束后,用平衡緩沖液沖洗1~2柱體積,使UV280響應信號重新回到基線。
之后用含有0.5mol/L NaCL的溶液洗脫,沖洗2~3柱體積,收集色譜峰。